top of page

【世紀】星期三專題:交換脆弱——6位香港藝術家德國群展

文章獲《明報》刊登


【明報文章】6位香港藝術家在德國舉行聯展。在他們的創作、遠遊、相聚之間,我看到「群體式創作」的探索和偶然。在分離時代之下,他們反映維持關係和社群思考的牽絆力量。


在海外,全為香港藝術家的群展不常見,今次更有6位。是次計劃緣於藝術團體Struggling Art Space受德國城市波恩(Bonn)的藝術空間Das Esszimmer邀請,以場地年度主題Friends of Friends of Friends of...策展,回應友誼與抗逆力(resilience)的關係。


你可教我如何愛?

6位藝術家為德國民眾帶來一場名為I Don't Know How to Love You Teach Me to Love的展覽,嘗試探討藝術家在地域分隔、生存勞動、時間等挑戰下,如何與人維持關係和愛。藝術家們活躍於香港、荷蘭、英國及世界各地,可想而知,他們前期正隔住遠距離來籌辦這次展覽。他們表示,這次自組展覽之創作方式亦包含高度的集體生產,透過分享故事、經驗、想法,交換對關係的思考和感受。部分在港的藝術家以handcarry或把作品寄艙,並乘長途機到當地,抵達展場後立即調整佈展及作品。


你可以教我如何愛嗎?一個很直白但不簡單的問題。群展有趣之處在於,就同一命題,每個人都可有自己的答案,或問出更多問題。不少群展乃藝術家各有各做(尤其是大型博物館),這涉及到策展定調和實際操作,因而令人更珍惜有對話、有交換的做展過程,以及流露的親密感覺。每人各有自己的作品,乃獨立個體的呈現,但如果你問創作者,哪個部分受到集體影響,那很難言說。合作有很多類型,有時完成工作就好。在這裏探討的集體,包括人與人之間的袒露,透過故事和聆聽對方,交換脆弱、情感、記憶。



「群體式創作」可貴

交換脆弱——這是「群體式創作」中可貴一環。記得參展藝術家李子蕊說,一起籌展的過程影響了她思考。除了事前多次會議、傾談,她再三提及各人抵達德國Airbnb,一同最後衝刺準備展覽開幕。同住民宿的短暫期間出現了一個奇怪「場景」,充滿異地陌生感,同時亦富生活感,把人聚在一起。他們相處、隨時閒聊、解決日常生活和展覽的種種問題,了解對方想法和掙扎。這是社交媒體不能取代的經驗。這有點不着邊際、彷彿完全不關「藝術」事的插曲,卻令我更明白人與人互相見證和陪伴對方生活的重要。這正是一個獨特角度,讓我們再思人與人關係。群體式創作體現人與他者的關係,是值得持續發酵的創作模式,亦值得書寫和記錄,尤其在高度流動和分隔的社會。


順帶一提,香港其實一直有不少群體式創作的實踐,包括策展方式、團隊內部創意工作坊、藝術團體出版小誌等,但整合較為零碎。藝術空間Wure Area曾在2023年舉行「認真接力派對」展覽。籌備早期,他們讓4位藝術家接力畫一格漫畫,每人都承接對方的狂想,最後把漫畫變成作品,這當然是較明顯的並置處理。台灣在2017年前後亦出現一些嘗試轉化「藝評人」角色的實驗,改以「創作陪伴員」身分,早在創作過程已參與並與藝術家對話。藝術團體「天台塾」一直試驗藝術家主導的教育研究與實踐,強調社群共學、分享經驗。這些都是較有系統的設計。很多時,就似Struggling Art Space分享,集體的創作交流是傾向故事化、生活化的。觀賞這個展覽時,你會感到一種微妙的連繫感,作品之間引起暗暗呼應。



愛的矛盾與連繫

展覽空間分為前後兩個畫廊,中間由一個小花園隔開。前廳擺放作品多數呈現愛一體兩面的矛盾,而只談視覺元素已可引起對話。黃雅珊懸吊在半空的染布雕塑作品Webbing,細看下可見一隻隻紅螞蟻模型在爬。它們似在蠶食布疋,亦似回巢棲身。看看對面佘汶慧的作品,牆上架了幾支可愛的波板糖,與黃雅珊的蟻形成甜膩與蛀蝕的聯想。佘汶慧的影像部分圍繞「講大話甩大牙」,這廣東話諺語乃成人教導小孩的話,卻諷刺地帶來謊言。一步之隔,放潘曉盈的布面蛋糕,配一系列木框、木雕塑作品,當中裝一張老舊家庭照片,似乎溫暖美好。然而,突然發現蛋糕有被切下的痕迹,木框裝有昆蟲標本似的死亡意象。這場愛發生了什麼事?愛的話語下藏什麼?作品均流露對愛、關係及存在於群體中的拉扯張力。


來到後方展廳,這邊作品則傾向與人的連繫面向。首先是譚綽琳作品,其裝置令你彷彿步進誰的廚房。一塊透明膠造的麵包多士平躺地上,上寫how to love myself like loving a burnt toast,幽默帶出屢戰屢敗的困境。作品彷彿帶出了「愛」的困難,當你嘗試愛自己、愛別人,或實踐任何好的價值,也總會遇上窘迫,同時想讓自己繼續盡力吧。在這情感漩渦旁邊,劉文彬作品似乎提供了一點解惑。藝術家把他與友人長篇的電郵對話分享出來,並在牆上配以一點點紅色物料及畫作。細看書信內容和密集的紅,我本以為有些殘酷記憶乃難以整頓,原來亦有人試着談得深刻和直率,並努力陪伴對方。李子蕊收尾的作品100 Days of (Winter)亦有所呼應。同樣關於與人連結,藝術家向百天內每天見過的人,蒐集一張天空照片,以及他們想對不在身邊的朋友說的話。藝術家再把句子手抄到小信封,一字一句見證別人的想念,再以勞動(手抄句子)把記憶刻入身體,切實地對待「借」來的人與人之間的觸動。即使在不同地方,我們在抬頭瞬間可找到力量。


走過前廳,展覽直視關係的矛盾,引導觀眾在這邊看到一份刻苦。他們選了甚少被人掛在口邊的「愛」來詮釋,嘗試以作品呈現,亦即放到公共領域予人討論。他們的創作過程及作品提醒我們,愛需要你的時間、你的嘗試、你的用功,去認識另一個不同的個體,在差異中不斷練習。而透過交換脆弱的東西,即使面對分離和各種環境因素,我們仍能從別人身上學習和找到力量。



展覽節奏太緊湊

最後,從展覽中我觀察到一不足之處。作品很多都「細細粒」,或由許多配件湊合,我明白這或是因為他們大部分也在家創作,面對空間不足,加上要方便入篋攜帶。然而今令人有點不勝負荷,作品具大量物料、技巧、線索供人咀嚼,亦有不少文字需要閱讀,對觀賞者要求很大,令展覽節奏太緊湊,望日後或其他自組海外展的團隊能考量這類情况,並找方法解決。或者,我們都在找尋言訴內心的勇氣,當有機會和安全感開口時,便顯得洶湧。回神過來,不就是這城市的集體經驗嗎?


文.小東/編輯.孫志超、譚雅詩


(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,旨在指出相關制度、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,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,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,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、不滿或敵意。)
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